清明節前系回台中掃墓、祭祖+團聚
有人說女兒不用幫忙掃墓
因為之後會嫁出去…
會成為別人家的
有人說成了媳婦兒也不用掃墓
因為,掃墓=男人的事
哈
剛好我娘生了四個女兒
若以第一條理論來說
那掃墓就變成只有我爸媽可以去
若以第二理論來說
掃墓只有我爸的事~
BUT~多年以後,誰來燒香拜拜+祭祖呢?
在我們家~全家一起幫忙卻是常有的事
是孝心也好
是習慣也好
總
之
大節日沒有全家一起出動
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你懂吧?妳也懂吧~~~~)
掃墓,花一個上午的時間就足夠了
飯後
仍是小朋友的開心天堂
放風箏的放風箏…
打球的狂投籃…
愛溜滑梯的仍溜不停~
這個「慣性」
是小朋友愛回外婆家的原因
這個「慣性」
是促成我們兒女話家常的好地方
隨著微風吹來
在笑談之間
煩惱也似乎不是惱人的事了
這陣子爸媽煩腦奶奶身體的事
心力有些疲累
惹得我們姐妹也好些心疼
見樂樂總能把奶奶、公公與婆婆都給逗笑
真的覺得小朋友的魔力不可擋
雖然每回我們四姐妹一回家
最忙最累的也是爸媽
忙吃的、忙喝的…
三不五時左一句公公…
右一句…婆婆
七嘴八舌的常讓二老忙昏頭
但,顯而意見的是他們的笑臉…
清楚的讓我們知道,家裡的熱鬧和生氣在這天就像飛揚的髮絲
頓時給活洛了起來!
每次回娘家
點拔總好奇的問上我
為何總要帶上大包小包?
其實不為什麼?
只是想分享各式好吃的、好玩的給家人嚐嚐
有時一式禮物得買上三、四份
點拔常笑我太『厚禮數』
但我知這是爸媽從小教導的輩份觀念影響我很深
相對的
從姐姐們手裡收來的各式甜點、糖果、甚至小物
也常讓我們雙手滿滿的回台北
我愛這種好不熱鬧的熱鬧
我愛這種滿載而歸的歸屬感
我愛這種妳一言、我一語
盡情討論各自家裡生活大小事嘰嘰喳喳話匣子停不了的剎那
更愛一到吃飯時刻
總得二張大桌子併桌
大人+小孩一道道端出媽媽的拿手好菜
總是得所有人都到齊才能開飯的片刻
儘管眼裡已看好要夾的第一樣菜色是啥?
儘管口水已吞了不知幾口…
這就是我的家庭
影響我很深很深的家庭
這份觀念鐵定要持續傳承下去
LOMO鏡頭下拍出的色彩讓人忽然有股淡淡的愁悵
每張照片的暗角處
讓人有更多的復古想法
更
道出心裡莫名的不同感受
是啊
我就是
這麼一個傳統的女人啊~